好人都不是东北人
某些媒体在报道东北人的新闻时,如果是坏事就会标注他的省份,如果是好事却会忽略他的省份,让东北人仿佛“薛定谔的猫”,不一定他到底是不是东北人。
原本这种事会被人们忽视,毕竟人们看新闻也不会去考究当事人是哪里人,直到赵宇事件才被人发现,留意之后发现了更多类似的事。
东北人在x省做了好事,媒体根据当前地名将东北人称作x省人,可以理解,这里反对的是:对东北人做了好事更容易省略他是东北人,只说当地名,而东北人做了坏事却会强调他是东北人。有些媒体可能不是有意为之,但媒体对民众认识生活圈以外的世界起到很大的作用,久而久之,在人们看来似乎好人都不是东北人,只有坏人总是东北人,这也是东北人被黑的重要原因。
2018年12月,赵宇在回家途中发现有歹徒在殴打女性企图强奸,将歹徒制服。
此时被媒体报道,称见义勇为的赵宇为“福州小伙”。
事情反转,歹徒自称被打致重伤,赵宇因故意伤害被捕,此时媒体报道为“哈尔滨男子”。
见义勇为的人被拘留十四天,而强奸未遂的歹徒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在打麻将,此时引发广泛关注。
最终,人民检察院认定赵宇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,为鼓励见义勇为,被无罪释放。
沉冤得雪后,媒体再次改标题为“福州小伙”。
丛飞,公益义演300多场,义工服务超过6000小时,先后资助多地贫困儿童183名,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,认养孤儿37人,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。被媒体报道为“深圳歌手”的辽宁人。
2019年3月,四川发生森林大火,30名扑火人员不幸牺牲。
其中救火英雄刘代旭在媒体宣传中一直说是“四川成都人”,只有墓碑上写着“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”。
2019年,哈尔滨机场,女大学生陈婧琦救助了一位突发心源性猝死的患者。这是一个哈尔滨人在哈尔滨的救了哈尔滨人的故事,媒体报道为“杭州女大学生在哈尔滨救人”。
2020年疫情期间,有人自掏腰包捐赠五万只口罩,接受采访时很自豪的说“我是黑龙江人,东北人”,被媒体报道为“杭州市民”。
捐款1.5亿驰援湖北,向钟南山基金会捐赠600万元,累计捐赠近2亿,媒体报道为“广州90后带货主播”的辛有志也是黑龙江人。
2019年12月30日,李文亮医生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,被称为新冠疫情的“吹哨人”。媒体报道中只说“武汉医生”,没人提起他是个辽宁人。
2014年5月,广州火车站发生砍人事件,单连波挺身而出持棍对峙歹徒保护群众,被媒体报道称为“重庆汉子”的单连波是个黑龙江人。
单连波在5年前为了孩子上学问题,将户口迁到了重庆,所以说他是重庆人也可以。
在贫困山区支教40多年,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“云南最美女校长”是东北人(原籍辽宁,出生于黑龙江)。
2021年7月,四名领诵员在建党百年大会上献词:几乎所有媒体报道中,会提其中两名小学生来自北京某小学;只有冯琳会特别强调她出生于浙江,许多媒体对她着重报道,还会把浙江或嘉兴写在标题上;来自辽宁的赵建铭在报道中没有提到他是哪里人。
对“东北”的额外强调
2010年5月,半岛都市报的报道,标题为“东北籍男子一口山东方言,原来是网上逃犯”,只看标题很容易让人以为是“会说山东方言的东北逃犯”,其实是一个“自称黑龙江人的山东逃犯”,除了自称黑龙江人以外和东北毫无关系。
2021年1月,网上有一种声音说“东北人妨碍抗疫,殴打抗疫人员”,于是我记录了微博各地区关于“殴打抗疫人员”的热搜。
其他地区绝大多数话题未提到地名,只有东北的相关话题全部提及地名。
东北的相关事件数低于平均水平,但东北的热度在榜单第一。
(详细记录:点击查看)
对“地区形象”的刻意引导
这种操作并不稀奇,常见的有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,配图或是视频总是选择最杂乱无章、最破败的地方,让人们提到中国脑海中浮现出的都是这样的形象。
2020年11月9日,一位老人跳河轻生,被路过的小伙救起。媒体标题:“东北小伙暴躁式救人”。
所谓的“暴躁”是一开始小伙用皮带递给老人,老人执意寻死没有接,于是小伙直接跳进河里救人。救落水者这种争分夺秒的时候,着急一些很正常,其他地方类似事件也会如此,可发生在东北人身上就成了“暴躁”。
2020年11月19日和20日,长春和北京先后迎来初雪,长春还是场罕见的冻雨,树木结冰,如同晶莹剔透的宝石。
关于长春的相关热搜,没有一条在讲美景,而都在将这场雪按照自然灾害来讲,除此之外只有东北大妈用雪洗貂皮大衣、外卖小哥开拖拉机、大学生下楼梯像僵尸,都是些搞笑视频。
而北京的热搜,是故宫下雪、颐和园下雪、雪中拍婚纱、下雪了很高兴吃火锅、下雪了很高兴吃烧烤、下雪了很高兴喝奶茶……
同样是第一场雪,东北的热搜都是说自然灾害和搞笑视频,而北京的热搜是岁月静好,光下雪天的吃喝都能有四个热搜。
(详细记录:点击查看)
回应
“媒体宣传的东西民众不一定会信,对地区的印象还是因为这个地区就是那样,人们才会信”
我可以举一个例子,有一项对法国民众关于“认为二战中哪个国家贡献最大”的调查,结果如下。
1945年:苏联57%,美国20%,英国12%。
1994年:苏联25%,美国49%,英国16%。
2004年:苏联20%,美国58%,英国16%。
这就是受美国媒体和影视作品等宣传手段,影响了人们的印象。
“媒体的报道没有问题”
有人认为媒体的报道没有问题,A省人在B省救人,媒体只提B省是因为这是事发地,讲事情肯定要讲清楚发生在哪里。
说的有一定道理,确实有些媒体只是客观报道,没特意提这个人是哪里人而已。
但某些媒体似乎不是这种情况。
1.A省人在B省救人,媒体的报道应该是“某人在B省救人”,这样就足够说明事发地。但某些媒体的报道是“B省某人救人”,就会引导读者以为“这人是B省人”。
2.A省人在B省救人,如果是为了说清事发地,而省略这人来自A省,报道“某人在B省救人”。那么如果是A省人在B省伤人,也应该是“某人在B省伤人”,可某些媒体此时又会觉得这人来自哪里很重要,报道为“A省人在B省伤人”。
3.A省人在A省救人,这个人曾在B省读书,媒体报道为“B省学生在A省救人”,刻意营造出“这是B省人”的错觉。有人认为这个报道没问题,“这人是B省学生”是事实,可东北的学校很多,每年全国各地的学生来这里读书,他们回到家乡也会做好事,可我从来没见过他们回家之后做的事,被报道为“A省学生在B省做好事”,最多是母校会骄傲的说“这是我们学校走出来的”,而不会是地方媒体直接用地名“A省”。
简单的说:有好事,不管是不是本地人,都只说本地。有坏事,如果是本地人就不提地名,如果是外地人就强调这人来自哪里。
这明显不客观,并且会给读者一种“某地人从不做好事,但是总做坏事”的印象。
掌握话语权是可以改变真相的,这里放一段网友的文章:
@紫陌红尘:
你会发现,西方人拍的纪录片:
当一件坏事(西方人眼里的坏事)不是他们西方人做的时候,就会提具体的国家,比如“日本捕鲸”、“中国割鱼翅”。
当一件坏事,明明就只有他们西方人做的时候,就会提全人类,比如“人类捕猎海豹”、“人类捕猎渡渡鸟”、“人类捕猎鸭嘴兽”……
虽然讲的不是东北,但是道理是相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