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…(如果长时间停留在此处,请尝试刷新页面)
×
部分记录,非原话。

团队创作方式
大伟哥说人们总会觉得是他创造了米哈游的一切,其实米哈游大部分事情都不是他创造的,而是团队,并开玩笑的说「我只是一个站在前台的吉祥物」。
三巨头会有自上而下的想法,都还在创作,做自己想做的作品,其他员工的作品,三巨头会有些大方向的判断,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创作者本身,因为游戏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,所以创作者,或者说创作性是非常重要的,米哈游是一个以创作者为核心的公司。
有时候玩家说哪个游戏哪里不好、能不能改,大伟哥其实没有这个权利,「我回去如果这样讲会被他们骂的狗血淋头」。

«原神»须弥、«星穹铁道»翁法罗斯、«绝区零»1.0
学生问为什么«绝区零»开服之后做了很大的改动,大伟哥:「那就是做错了呗。」
学生说«星穹铁道»翁法罗斯剧情里形容词和设定太多,大伟哥:「讲的很委婉,其实就是做的不好」。
内部最近在反思,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想做的东西太多,创作欲太强,又没有受约束,做出来很多冗余的东西。怎么能做好,一个很基本的道理,就是「我们到底想要什么」,做好一两个点,如果做两个点以上就很难做到了。
「但凡我们做差的东西,大部分时候是因为犯了‘既要又要还要’的错误」,还提到米哈游历史上所有东西都符合这个原则,比如«原神»3.0须弥,这次«星穹铁道»也是3.0。
这种事没法避免,团队要走的坑,都得靠自己踩。

«明日方舟»
鼓励学生追逐梦想,讲有的人又卷又热爱。
举例提到2014年有学弟做小游戏找大伟哥要投资,大伟哥看不起他们做的东西,说你做的东西太烂了,但因为是校友,就介绍了一些比较“傻”的投资人,这些投资人以前错失了米哈游,所以大伟哥介绍的东西他们会很愿意投。之后几年没什么音讯,大伟哥以为学弟做的游戏失败了,但是到了2019年的时候,学弟的公司在那一年超过了米哈游,他们做的游戏叫«明日方舟»。
(注:从时间来看,大伟哥提到的“太烂了”的游戏并不是«明日方舟»,是他们以前的别的作品,讲这段的意思是他们坚持梦想,最终做出了«明日方舟»)


感谢网友分享的文字版:
@SaBoLi
@呆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