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分记录,非原话。
团队创作方式
大伟哥说人们总会觉得是他创造了米哈游的一切,其实米哈游大部分事情都不是他创造的,而是团队,并开玩笑的说「我只是一个站在前台的吉祥物」。
三巨头会有自上而下的想法,都还在创作,做自己想做的作品,其他员工的作品,三巨头会有些大方向的判断,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创作者本身,因为游戏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,所以创作者,或者说创作性是非常重要的,米哈游是一个以创作者为核心的公司。
有时候玩家说哪个游戏哪里不好、能不能改,大伟哥其实没有这个权利,「我回去如果这样讲会被他们骂的狗血淋头」。
«原神»须弥、«星穹铁道»翁法罗斯、«绝区零»1.0
学生问为什么«绝区零»开服之后做了很大的改动,大伟哥:「那就是做错了呗。」
学生说«星穹铁道»翁法罗斯剧情里形容词和设定太多,大伟哥:「讲的很委婉,其实就是做的不好」。
内部最近在反思,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想做的东西太多,创作欲太强,又没有受约束,做出来很多冗余的东西。怎么能做好,一个很基本的道理,就是「我们到底想要什么」,做好一两个点,如果做两个点以上就很难做到了。
「但凡我们做差的东西,大部分时候是因为犯了‘既要又要还要’的错误」,还提到米哈游历史上所有东西都符合这个原则,比如«原神»3.0须弥,这次«星穹铁道»也是3.0。
这种事没法避免,团队要走的坑,都得靠自己踩。
«明日方舟»
鼓励学生追逐梦想,讲有的人又卷又热爱。
举例提到2014年有学弟做小游戏找大伟哥要投资,大伟哥看不起他们做的东西,说你做的东西太烂了,但因为是校友,就介绍了一些比较“傻”的投资人,这些投资人以前错失了米哈游,所以大伟哥介绍的东西他们会很愿意投。之后几年没什么音讯,大伟哥以为学弟做的游戏失败了,但是到了2019年的时候,学弟的公司在那一年超过了米哈游,他们做的游戏叫«明日方舟»。
(注:从时间来看,大伟哥提到的“太烂了”的游戏并不是«明日方舟»,是他们以前的别的作品,讲这段的意思是他们坚持梦想,最终做出了«明日方舟»)
感谢网友分享的文字版:
@SaBoLi:
- 开场第一时间,主持人(他大学同学)提问:马云说有钱不快乐,那大伟哥快乐吗
大伟:快乐啊(即答)
- 补充:创业成功前和成功后生活完全没区别,我也很憧憬邮轮香车美女。
- 蔡喵和罗宇浩非常开心,因为一直在写代码和面试别人。
- 鹿鸣是用传统AI做的,不是分布式AI。
- 米哈游很少有穿模,就是AI技术在支撑。
- 钱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不做我不想做的事情。
- AIGC可能可以直接取代3D引擎,每一帧都是AI生成的。
- 游戏行业的产能如果能提升100倍,AIGC可以直接给每个玩家定制游戏。
- AI短期高估,泡沫太厉害,但长期一定低估。
- 我的大学成绩不如同学(但其实前20%),唯一比他们好的就是我大学谈了恋爱。
- 我本科的时候很迂腐,只跟GPA好的人玩,GPA差的人你能干嘛?
- 2013做了一年客服娘,米哈游没怎么请过高管,整个企业体系都是我搭的。
- 马斯克、黄仁勋最伟大的一步是决定开始做。
- 设计爱莉希雅的人是交大动漫社社长,现在是崩坏IP。
- 原神写文案的是复旦本硕金融,招进来第一件事从写公告做起。
- 翁法罗斯做的不好,创作欲太多,做了很多冗余。
- 肯定会玩竞品游戏。
- 会看社交媒体但不会一直看,因为有很多极端的声音,但正确的数据团队可以作证。
- 年轻的时候做了几个投资,瞎投的,纯情怀,脑机接口核聚变中国商飞这些后来都没怎么管了。
- 尤其是投脑机借口,是因为交大老师也想创业了。
- 当时核聚变是留美海归同学做的,一个ppt就给大伟哥骗了一个小目标,然后后来没钱了又一个ppt又骗了一个小目标。
- 现在虽然也有情怀但不会瞎投了。
- 网上表面上放了风我们分开来各做各的,我们已经是一个大公司了,是阻碍创新的,大公司病一定不会避免。
- 我们一定要做AIGC,蔡喵一定要做,所以一定要摆脱公司,一定要自己写代码看论文,赌一赌,重新开始创业。
- DeepSeek一定是伟大的,他们的架构才能做出大创新。
- 我们在想乔布斯做AI他会怎么做,后来发现跟DeepSeek和gpt聊天和理工科直男一样(此处大伟叠甲:很不恰当的比喻),但我们也要做不只是理工科直男的AI。
- 理工科直男AI只能解决50%的问题,我们要解决能理解情感的AI,我们要做像交大学生那样情商高的AI。
- 大伟:我们确实分手了他干他的我干我的。
主持人:所以交大电院分拆还是有道理的。(电子信息学院拆分成了四个)
- 绝区零开服大改就是因为做错了。
- 做大语言之后发现人脑和大语言模型完全一样,所以应该用训练大语言模型的方法训练大脑,多读书。
- 作为老板不知道具体今年要招多少人,但mhy校招真的非常卷,蔡喵偷偷参加了笔试没过。
- 一个参加mhy校招的人对mhy的了解大于所有面试官,于是直接招了。
- 很多人招进来之后,刘伟感叹:“你们怎么沦落到我们这!”
- 对本科生的建议是大学四年找到一个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卷到极致,如果没有结果就认命,但我没有见过这样卷过还认命的人,一个没有。
- 曾经有一个公司,我们当时完全不觉得他们能做出来,但他们还是做出来并在2019年战胜了我们,那就是明日方舟。
- 不能签名因为是公司法人,只能签大伟哥。
- 大伟哥说每年来一次,明年还来。
@呆罗:
- 每周都会留一段时间玩自家的游戏,也会玩竞品游戏。
- 社交媒体肯定会看但不会一直看,因为极端化太严重,公司会根据数据报告做决定。
- 米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做 AIGC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,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,蔡喵在这块很坚持,所以要暂时放下现在这边公司的事务,自己亲自写代码看论文,去沉下心研究新东西,等于是重新开始创业,近期放出的《群星低语》(Whispers from the Star)就是阶段性成果的一个小演示。目前两边公司应该是保持互不干涉、互相独立的状态。
提到了鹿鸣项目属于传统 AI(也就是说以后可能会停更?)。
PS:大伟哥这次演讲就是面向交大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做的。
- 小趣闻:大伟哥也吐槽了米的入职笔试真的超卷超难,因为蔡喵也暗中参加过,还被刷了……
- 14 年时有个学弟(指悠星法定代表人陈开,CK)想找大伟哥投资自己的游戏项目(指悠星的处女作《诺诺来自异世界》,发行两年后停运),大伟哥当时没看上,但还是想办法找了投资人给学弟做援助,后来到 19 年这个学弟拿着投资做出了爆款产品《明日方舟》,在当时超过了米哈游。
大伟哥谈这个完全是举正面例子,意在说明热爱与钻研能带来成功,就像大伟哥说的,「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去卷到极致,真正热爱的人他不会认输的」,是对方舟真诚的肯定和夸赞,也是在告诫学弟学妹们,努力不是一件短期内能看到结果的事,要有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」的心态。但似乎目前社区中部分舟游玩家对大伟哥的这段认可颇有微词,实在是令人感到非常困惑的。
- 提到米之前做的很多投资是乱投的,因为其中不少是熟人。
- 爱莉希雅原型是当初交大动漫社社长设计的。
- 在被问及马云同款问题时,大伟哥说有钱很快乐,因为可以不用做自己不想做的事。
- 聊了聊目前旗下的「三驾马车」原铁绝,谈到翁法洛斯和绝区零开服后公司都开了内部复盘会,并简单提及了产品各自存在的一些问题。
原:当时须弥节奏太快加产能影响,导致很多东西制作组没能很好地传达给所有玩家,造成了一些问题。
铁:翁法罗斯做得不是太满意,认为存在创作欲太强、内容太冗杂的问题。
绝:开始方向选错了,这是开服后大改的原因。
以上这些都是经过内部开会讨论和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。